動態(tài)與觀點
時而彩云追月、漁舟唱晚,時而高山流水、夕陽簫鼓……悠揚的樂聲抑揚頓挫、聲聲入耳。這樣的情境仿佛將聽者帶到了世外桃源。當人們把目光投向演奏者的時候,才發(fā)現原來是幾名機器人樂手在演奏。
這是北京石景山首鋼園墨甲機器人劇場中的場景。據了解,這些機器人樂手正是北京木甲天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、擁有多件專利的墨甲機器人樂隊。這支樂隊現有三名樂手,它們是笛子樂手“玉衡”、箜篌樂手“瑤光”以及排鼓樂手“開陽”。機器人樂手演奏的大多是有韻味、有意境的中國傳統(tǒng)音樂,樂隊和樂手的名稱也頗具中國文化意蘊,“墨甲”取自先秦諸子百家之中的“墨家”,三位樂手的名字則源于北斗七星中的三顆星。
那么,墨甲機器人樂手是如何誕生的呢?主創(chuàng)團隊核心成員、清華大學美術學院(下稱清華美院)副教授米海鵬表示,2012年,他在日本工作期間,參與了世界第一個機器人搖滾樂隊“Z-machine”的研發(fā)工作,研發(fā)出的機器人參加了當年的東京搖滾音樂節(jié),給了他很大的啟發(fā)。2018年,他和從事中國傳統(tǒng)音樂研究的音樂人胡驍陽、清華美院青年雕塑家張升化等人一起創(chuàng)建了團隊,成立了公司,致力于做“有中國特色的音樂機器人”。
然而,如何讓機器人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演奏,是團隊面臨的重大難題。怎樣定量控制音準?怎樣快速切換氣息強弱?演奏者如何實現藝術表達……面對這些問題,團隊成員不斷進行技術研發(fā),根據演奏的特點,進行演奏結構的專門設計,再結合其音樂表現特點進行機器人角色的形象、動作、服裝等方面的設計,最終擁有了“一種竹笛演奏機器人”“箜篌演奏機器人”“排鼓演奏機器人”等多件專利。
從機器人樂手誕生到正式上臺表演,團隊遇到了不少困難和挑戰(zhàn)。米海鵬回憶說,令他印象深刻的是“玉衡”演奏時,音準很難控制,往往在更換笛膜,或者更換演出場地之后,音準就會發(fā)生變化。為此,他們開發(fā)了自動調音技術,可以在演出前對吹奏的音高進行校準。
2019年4月,墨甲機器人樂隊在清華108周年校慶時首次登臺獻藝,而后在洛陽等地進行了舞臺劇表演,并先后在四川衛(wèi)視、浙江衛(wèi)視等多個平臺進行了演出。米海鵬介紹,為更好地展現中國傳統(tǒng)音樂的魅力,團隊在技術、造型、樂曲等多方面對墨甲機器人樂隊進行了升級。目前,團隊新研發(fā)了幾款機器人,擁有“燈籠主持機器人”“表演機器人(千手鼓神)”等專利。同時,機器人的演出服應用3D打印技術,實現了古典藝術與現代科技的結合。目前,3個樂手能夠完成的個人獨奏和樂隊合奏已有近10首曲目。
談及機器人演奏未來發(fā)展時,米海鵬表示,機器人在音樂處理的某些方面具有優(yōu)勢,比如氣長更長、同時能奏響的和弦更多。但總體來看,演奏的水準,尤其在音樂演奏表現力、動作表現力等方面,還是很難比得上人類演奏家。未來,團隊會在這些專項技術上跟人工智能結合,在自我糾錯、自我學習方面持續(xù)探索、投入研發(fā),不斷提升機器人樂隊的演奏水平,給觀眾帶來更美妙的音樂體驗。